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,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,1961年迁至中国古都咸阳,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,是中国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高等学府,是1978年中央政府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,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医药院校。我校是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。 陕西省简称“陕”或“秦”,位于中国内陆腹地,地处东经105°29′-111°15′, 北纬31°42′-39°35′之间,居于连接中国东、中部地区和西北、西南的重要位置。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。陕西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深厚。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。药王孙思邈故里铜川市耀州区位于陕西省境内。自古就有“秦地无闲草”、“陕西多名医”的美誉,秦代扁鹊、唐代孙思邈等医家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被代代传颂,形成于三秦大地的汉唐医学更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。同时陕西素有中国“天然药库”之称,中草药资源居中国第二位。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优势,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 陕西中医药大学坐落于陕西的核心区域——渭水之滨,沣河之畔的西咸新区。该区域是西咸两市中心城区距离最近的接合部,也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向西拓展的重点区域,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。学校交通便利,环境优美,是广大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。学校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、第二临床医学院、药学院、针灸推拿学院、医学技术学院、护理学院、公共卫生学院、人文管理学院、外语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,2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,1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,1家GMP现代化制药厂,1座陕西医史博物馆。学校治学严谨,学术氛围浓厚,名家云集,人才辈出,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415人(含两所附院),其中,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492人,硕士导师 224名,博士导师 10名。有张学文教授、郭诚杰教授国医大师两名,同时郭诚杰教授还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---中国针灸传承专家(全国共3人)等一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、学者和教授。 建校60余年来,学校已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、本科普通教育、成人高职教育、港澳台生教育和外国留学生教育为主的综合教育体系。开设有中医学、中西医临床医学、针灸推拿学、中药学、等21个本科专业及方向。学校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,现有中医学、中西医临床医学、针灸推拿学、中药学等四个一级学科,针灸推拿学等30多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。学校基本形成以中医药为核心的医、理、文、管、工等学科相互渗透、相互促进、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。 1990年,教育部批准学校为首批有条件接收国外留学生和港、澳、台地区学生的高等院校。目前已建立了全日制本科、硕士研究生以及短期培训教育等多层次、多渠道培养体系。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(港澳台事务办公室)全面负责各类境外学生的招收、接收工作以及教学计划的安排,并为各类学生的学习、生活提供优良的服务。随着学校对外教育交流的不断发展,也不断扩大接受境外学生的规模,至今已有来自马来西亚、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日本、韩国、加拿大、美国、瑞士、澳大利亚等国家与港、澳、台地区的学生1000余人,在我校取得硕士、学士学位;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00多名专业人员。学校已与马来西亚首都中医学院、美国西北拿撒勒大学、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、加拿大佐治亚应用文理学院、泰国清莱皇太后大学等2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,有待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。 面向未来,学校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办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加强内涵建设,提升办学水平,通过办学规模、结构、质量、效益的协调发展,为努力建设“国际知名、国内一流”的研究教学型中医药大学而奋斗。
地址: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
邮编:712046
地址:029-38185000
版权所有: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: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-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